2016年3月9日 星期三

讀書並不是一切

看見近日學生自殺的消息,心裡想了一個問條,究竟現在學習環境出了甚麼問題?

有人提出,是因為學業壓力太大,令他們喘不過氣,所以自尋短見。但我不禁地問:為何學生現在壓力會那麼大?


中國人的思想,讀書才能成材,讀不成書的,便不能出人頭地,正所謂讀書不成三大害!但工作多年後,這個思想又不是全對。

回想年輕讀初中時,功課每天最少四、五樣,每星期必定有小測或默書,一年考試兩次更是免不了。用現在的眼光來看,不知當時的我是否有很大壓力?

那時小測默書,常有不合格,普通話及英文科考試更是弱中之弱,還記得某年普通話成績,是全級二百多人中,排行最尾幾位。

當面對不合格時,情緒自然會低落,回家被母親大人罵後,情況更差。的確會有一刻想過自殺,但隨即想起親人、朋友,便因捨不得他們而打消這念頭。

人漸大,便會發覺壓力每天都存在,要懂得如何處理。遇上困難,找人商量,好運的話,他們可以幫忙分擔。若沒人能施加援手,要單獨面對,這時唯有硬著頭皮向前衝。雖則當年成績差,但我總算活下來。回頭再看,發覺人生最精彩時並不是領獎的一刻,而是咬緊牙關,努力完成挑戰的時候。

所以遇上挫敗,不妨找人商量。正面的結果可能會得到寶貴的意見,或是一些鼓勵,可以用來面對挑戰。

社會不斷進步,高高在上指責下一輩已經不可行,有傾有講,才是出路。

作為父母,應多了解小朋友的需要,不要用高壓的手段來處理孩子的問題。考試成績不佳,並不代表將來對社會沒有貢獻!

作為朋友,當他人遇上挫折,在能力範圍下伸出援手,例如可以陪伴左右,食喝玩樂一番!

6 則留言:

  1. 謝謝太子兄分享!讀書只是人生的一小部分,無論成或敗,只要盡力走過便可,絕不值得為此而輕生啊。

    回覆刪除
    回覆
    1. 無錯,用15年讀書生涯計算,只佔人生大約五分之一左右,精彩的人生未必一定要和學業掛勾。

      可惜社會始終要求各學生爭取高名次,用名次來分等級。

      刪除
  2. 要死的話只能說當事人覺得無選擇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相信當時只是一時衝動想不開,覺得無選擇。

      若找到正確的人傾訴,事情會有轉機。

      刪除
  3. 作為一個還在學業中拼搏的學生,我覺得之前在香港的教育制度底下真的是除了書本知識以外根本就沒有教到任何其他知識。
    其實我覺得香港現在的教育制度只是一個篩選器,而不是一個真正的學校。因為我那時的同學們,知識都不會從學校中學習,而是在去年,甚至在前年已經自學了(有不明白的才問教師們),功課也是經過討論再分工做的,哪些火星級的考試才顯得沒這麼難吧。
    正因為我也經歷了作者的難處,才有更多的知己啦,對於我來說教育制度也有它教給我的東西啦~
    所以在選擇尋短見之前,ccaa認為先去尋找朋友的『幫助』會更好XDD
    p.s. 這種互相幫助的政策好像在學校不太受歡迎??

    回覆刪除
    回覆
    1. 多謝你的留言。

      知己難求,要懂得珍惜。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