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7日 星期四

相繼結業

在公司附近,已經有一間金鋪結業,另外有一間藥房已經宣布租約期滿,需要減價出售存貨。

在同一時段裡,其它金鋪內的顧客比之前少,莎莎及卓悅也是如此。

零售業好像沒有回升的跡象,那麼就算股價便宜,暫時無意持有零售股。

另外發生一件事,亦對我有些警愓:

某天行街碰見一位久未相見的朋友,在寒暄之中得知他遲些便會失業,原因是總公司決定將香港的部門關閉。

原來外資不單將國內的資金撒離,香港的部分也有受牽連,香港未來的經濟不容樂觀。

2016年3月15日 星期二

失敗並不可怕

失敗乃成功之母,很多人都聽過,但又有多少人能實踐出來?

小學階段,曾經很看重輸贏,所以才想出不參與便能不敗。但有些事總不能逃避,例如考試。

 

2016年3月12日 星期六

發芽期

恆生指數由早期18,000點附近,反彈到20,000點左右,不經不覺間已經反彈了大約2,000點。

前文<<播種期>>中提及到,曾經在不明朗的環境下買了些股票,現在回望,盈富基金(2800)及匯豐控股(5)已經開始發芽。


2016年3月10日 星期四

共享經濟

將自己多餘的資源和別人分享,確能達到雙贏的局面。

還記得以前讀書的時候,總會忘記帶課本。為免不想記缺點,總會想辦法問其他同學借。借到了書,便解決了自己的問題,而且我會感恩圖報,下次到該同學有難時,必會出手相助。

2016年3月9日 星期三

讀書並不是一切

看見近日學生自殺的消息,心裡想了一個問條,究竟現在學習環境出了甚麼問題?

有人提出,是因為學業壓力太大,令他們喘不過氣,所以自尋短見。但我不禁地問:為何學生現在壓力會那麼大?

2016年3月7日 星期一

分散投資 - REITS(香港)計劃

為減低風險,便要分散投資。REITS被喻為較有保障及能派高息,自己的組合應該包括一定份量。


若果不想左選右選,每隻買些少便可以了。但投資又怎可以如此隨便?雖然REITS比較穩陣,但不至於每隻都是好吧?

回顧自己的儲蓄倉中,有兩隻REITS進入了觀察名單之中,既然最近想買多些REITS,不如趁機會再考慮一下不同的REITS。

2016年3月4日 星期五

企穩20,000點

經過1月及2月的調整,到了今星期,恆生指數總算有兩天能在20,000點之上收市。


這是否意味投資氣氛改善,大市還可以反覆向上?在儲蓄倉內還有50%的現金,要想想有甚麼出路。

2016年3月3日 星期四

綜援式的財務自由

看完<<一個月只用七百元作開支,有可能嗎?>>,有感而發,便寫下此文。

在留言中,我說到支出若是很低,便很容易進入財務自由。那裡的BLOG主指出,若支出低到好似拿綜援,有人會認為他是財務自由嗎?


2016年3月2日 星期三

回看港交所業績 - 2016(1)

香港交易所(388)公佈了2015年全年業績,股東應佔溢利為79.56億元,基本每股盈利為6.7元,每股未期息派2.87元,全年派息5.95元。

周松崗爵士(港交所主席)指出,會利用LME在全球現貨商品的優勢,擴展其全球基準至亞洲,尤其是內地,並協助內地建立現貨商品基準。

2016年第一次強勁反彈

恆生指數在2016年1月11日跌穿20,000點後,今天終於在20,000點以上收市。


雖然恆生指數升了3%,但是我沒有覺得興奮,可能是受到1月及2月連番下跌所影響,又或者我已經不再受市場氣氛影響。

若我的心態是前者,那代表我依然未能完全理性地執行買賣,繼續受心理因素影響。若我的心態是屬於後者,即表示我開始成熟,買賣股票時能夠客觀地分析,不再憑感覺做事。

未來相信有很多機會可以考驗自己的心態,當時間一久,便能分辨出是屬於那一種心態。

將來若果還是向上升,便要考慮應否減持非優質的股票,或趁反彈作換碼行動。若果出現下跌,要考慮除了盈富基金(2800)外,還會增持那隻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