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機會和成功的長輩對話,發現自己的見解是多麼的幼稚。
為何會說他們是成功者?皆因他們都是有一定社會地位,還會提攜後輩,將自己經驗和後輩分享,絕對不會是一些偽中產或是只懂皮毛便扮專家的人。
我佩服他們,因為他們分享到長大時,要不斷向上爬。在沒有退路下,為生存,不斷努力,這便是有人所說:「千金難買少年窮」的經歷。
在60年代,可以中學畢業,平民能進入香港最高學府,很大可能是拿到獎學金的人。要知道當年要拿獎學金,比現在難上數倍,可想而知他們的能力大幅拋離我!
其中一位長輩(下稱為長輩A)的分享令我很難忘,就是在中學的過程中,已深懂得運用機會成本來選擇自己未來數十年的人生。
話說長輩A很喜歡運動,甚至有信心能代表香港,可是他想以運動員作為職業,最多只能到28、29歲左右,然後便會當教練數十年。而他的性格而言,過了一段時間後,便會討厭這運動!再加上要和其他國家的運動員比賽,很大可能連第3線的國家代表也贏不了。
由於以上考慮,長輩A選擇另一條路,努力學業,踏上從商之路。如今他還很喜歡那項運動,而又做到社會的精英份子,還可以培育後輩,在我眼中看來是一位人生的贏家。
當然現在社會的狀況和60年代已經有很大的改變,政府對運動員的支援已經改善,香港亦能訓練出頂尖的運動員出來。只是這個分享,重點是要了解自己情況,無論是社會的環境或個人的能力,都要掌握清楚,那麼才可以作出正確的決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