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3日 星期六

被動收入的壞處?

網上有文章提及,著重被動收入而帶來財務自由,是一種不要得的做法。理由是當被動收入大於支出,便可以甚麼都不做,白白地過日子,對社會沒有貢獻。而且有文章指出,有錢人還是要工作,所以不工作是一種不要得的行為。



假設當有人達到財務自由時,便辭職,之後只靠被動收入過活,每天白吃白喝,游手好閒,我同意這種人是對社會沒有甚麼的貢獻。

但我傾向相信當某人達到財務自由之後,會用另一種有意義的生活方式生活下去。例如:

1) 做農夫,耕種過活。
由於都巿生活成本高,務農基本上是低收入的工種。但若果已經達到財務自由時,體驗一下農夫的辛勞,可能對生活的態度會起變化。

2) 做義工
社會上必定需要不同類型的義工。有些義工會定期探訪老人院,有些義工會幫基層學生補習,有些義工會幫長者維修屋企。

3) 多陪親人
親情無價,假若做到財務自由,清早可以約父母飲茶相聚,然後送子女返學。中午回家收拾,相約朋友短聚或看書充車自己。下午接子女放學,晚上和孩子溫習做功課然後嬉戲。相信家裡會添了不少溫暖。

以上只是舉例,相信每人的人生也不一樣。

懶是不應該,但若果認為辭工不幹便是懶,這就產生誤會了。要達到財務自由,要有恆心,一點一滴地累積財富,要努力地工作,將多餘的錢買下資產,這樣才能提升被動收入。

再說,達到財務自由後是否一定要辭職也有討論空間。若果你很熱愛份工,覺得很有意義,基本上無需馬上辭職。只是有了足夠的被動收入,做事便少了一份壓力,不用怕公司會否裁員,做事會更一心一意,無需怕得罪上司而做出一些違背良心的事。

要達到財務自由是困難的,是要付出努力。能達成目標,除了懂得計劃外,理應養成一種堅韌的性格。而達成目標後,往往也要保養他的組合,所以,不要說成達到財務自由後,他們會變成社會的寄生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