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6日 星期一

打破零和博奕

之前有討論過零和博奕和非零和博奕,要如何才能達到非零和呢?




假設A國每年可生產100個蘋果,每個值$1B國每年可生產100隻香蕉,每隻值$2。兩國的財產如下:
A國:100 X $1 = $100
B國:100 X $2 = $200

現在加添一些假設:
A國每年只可在國內賣出80個蘋果,多餘的便是垃圾。
B國每年只可在國內賣出80隻香蕉,多餘的便是垃圾。

AB國的財產便會減少:
A國:80 X $1 + 20 X $0 = $80
B國:80 X $2 + 20 X $0 = $160

兩國君主想財富增加,便向多餘的物資著手。兩位君主相約出來開會討論,得出以下結果:

A國的人民願意用50元來購買20隻香蕉。
B國的人民願意用50元來購買20個蘋果。

最後,兩國君主決定將多餘的生果以11的方法交換,然後將所賺的錢放進自己的庫房之中。

由於將垃圾變成有價值的物品,AB國的財產便會增加:
A國:80 X $1 + $50 = $130
B國:80 X $2 + $50 = $210

以上的例子,沒有一個國家是輸家,反而大家都是贏家。兩個國家將多餘的物資交換再變賣後,兩國的財富也上升。

零和博奕,整體的財富沒有增加。必定有贏家和輸家,未必是現在社會所追求的。非零和博奕,由於是有機會可達到雙贏局面,雖然過程會可能繁複(要互相討論、妥協),但是最後互相得益,效益更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