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0日 星期二

運用回報第1集

坊間不斷教授大眾如何投資,如要將回報再投資,達到複利效果。但想深一層,不斷投資在投資,對改善生活又有何意思?

唐勤兄的一篇Blog文《延遲享樂對投資的重要性》,刺激了我一些思維。事先聲明,我不是想挑戰任何人,以下純是個人反省及選擇,別無其他意義。

文章中提及的實驗,根據維基百科,應是斯坦福棉花糖實驗(Stanford Marshmallow Experiment),而這個實驗亦和情緒商數(英語:Emotional Intelligence或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掛上一些關係。


我同意人能控制自己的衝動,能獲得成功的機會較大。但不斷地「延遲享樂」,就有些保留。正如文章開始提到,將回報不斷再投資,可獲得複利效果。但是不斷地做,只能換來數字上的滿足,對改善生活質數有何幫助?

我作出投資,是不想依賴單一收入,萬一發生任何意外,生活都不構成即時問題。而再前一步,投資的回報可以改善生活,為生活增添多些樂趣。當然,最終能夠達到財務自由,就是最佳結果。

我明白延遲享樂的好處,但不斷推遲,難保在這段時期內發生意外,如行過馬路時被車撞倒,最後魂飛魄散!

為了解決以上的矛盾,我最初的概念是將第一輪的回報進行再投資,而將再投資得出的回報,變為玩樂的子彈。例如我的總投資額是100萬,回報有5萬。便會將那5萬再投資,所產生的2500元回報,便會拿去買玩、電子產品或旅行。2500元是上限,用剩的會累積起來。到下次再有2500元回報,便可考慮更昂貴的消費。當然,短期內有好的投資機會,會運用累積的儲備,進行買貨。

以上概念運作時,會面對一些困難,如第一輪投資金額太少,得出回報再投資已經不多,到第二輪的回報時已經很少。而且要花上精力分配那些是第一輪及第二輪,倒不如將預算做好。

針對第一輪投資金額少,我沒有快捷的解決方法,但分配方面,或許有人會提出用簡單的數學來解決。假設第一及二輪的回報都是百分之五,在原本的100萬中乘0.25%,便得出2500元,簡單方便易明。可是現實兩輪的回報是否一致以成疑問,再者,兩輪的投資產品亦未必是一樣。

如何分配及運用回報,各人有不同安排,而我只希望不成為守財奴,在穩健及可持續的基礎上去花費。



8 則留言:

  1. 如果不能透過投資理財, 把生活質素和水平改善,只是一味追求數字極大化,其實和那些在銀行日跑夜跑的sales 去谷大分行條數,是有何分別? 說得真好,謝謝分享☺

    回覆刪除
    回覆
    1. 賺錢目的是要賺更多的錢,這不是我的選擇,所以才有感發文。

      亦多謝你的鼓勵 ^_^

      刪除
  2. 無錯, 投資是為了人生, 而不是人生是為了投資呀~

    回覆刪除
  3. 所以最好投資一些既有現金流、又能自我升值的項目。升值是直接的投資回報, 現金流自己想用幾多便幾多, 用剩可以再投資, 達到不用上班也有糧出的效果。

    回覆刪除
    回覆
    1. 財息兼收,這是最理想的投資產品。

      刪除
  4. 今日唔知聽日事,無人知自己幾時會死,如果只係不停為左壯大資產而唔享用投資回報,真係有咩意外想洗都無得洗。

    回覆刪除
    回覆
    1. 係,其實算係同死神來一場賭博。博佢係壯大資產後才找你,你便贏。相反,你便輸。

      刪除